Typefully
@wanglei001
Log in
要警惕 All-in-one 的知识管理方案
Share
•
4 years ago
•
View on X
[Thread]为什么要拒绝使用 All-in-one 的知识管理方案
这个观点是昨天在简悦的电报群里面讨论的内容,事情起因:「因为简悦某用户的某印笔记」充值到了 2023 年,所以没办法放弃,但也不喜欢它,所以很是纠结。 毕竟新的 / 更好的笔记工具层出不穷,诱惑力太大。如果你也有此困扰,希望这些内容可以给你一些思路。
我曾经也有此困扰,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在使用印象笔记,里面也收藏了无数篇内容。 后来因为一些原因,转投了 Onenote,然后就开始了「暗无天日」的导入工作,因为某印并没有太好的导出方案,所以几乎折腾到「生无可恋」... 当我打算从 Onenote → Notion 时,竟然一度内心是拒绝的...
还好,办法总比困难多,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以完美解决这个问题且自洽的方案: 为什么非要做 All-in-one 的收藏方案?原来的内容就放在原处,新的内容放在新处就好了。 有需要的时候,使用搜索就能解决,无非只是在不同的产品中搜索。
当这么做之后,并没有想象中的困难,因此 Notion 在我这里并不是「收藏库」,所以更能发挥 Notion 的优势,比如: 我使用 Notion 当作 Trello 的补充管理方案,同时也在管理我个人的一些内容。 比如这两个 Tweet 就是使用 Notion 管理 Project
twitter.com/wanglei001/status/1419145151193116675
twitter.com/wanglei001/status/1414454615685296131
基于这个观点,我喜爱使用 - 锤子便签的离线 / 沉浸式写作体验 - Taio 的快速修改即将发表的 Markdown 文章 - flomo 的灵感快速收集 - Telegram Saved Messages 全设备的保存方案 - Workflowy 的完美结构化梳理 - Obsidian 的知识整理 虽然它们都是笔记工具,但各司其职,并不冲突。
下面这个工作流就是基于这个观点的实践,与此同时我使用: - 简悦来管理我全部的 Web 标注 / 资料 - MarginNote 来管理全部的 PDF 标注 - DEVONThink 来管理 .html .md .pdf 等一切文件
twitter.com/wanglei001/status/1406805610687959042
这种思想也影响我对
#简悦
的设计: 不需要 All-in-one,所以简悦没有任何导入功能。 为了避免非通用格式而产生的导出问题: 简悦没有使用任何私有格式,且因为开放的结构,也不需要任何所谓的「导出」。
简悦的数据也是开放格式,利用简悦的同步助手: - 当产生稍后读时,可以自动在本地生成 HTML / Markdown / Textbundle 等你可以知道的任意通用格式。 - 当生成标注时,也可以自动生成标注的本地文件,同样支持 HTML / Markdown 等格式(与稍后读等效)。
虽然现在的应用越来越「私域化」,但互联网精神不就是:自由、开放、合作、共享的吗? 希望我的做法可以给这个互联网一些改变,哪怕微不足道。 😁 至此,简悦能真正的做到: 不绑架用户的数据,无论是从隐私方面还是数据所有权方面。
最后 如果你也在纠结各种「知识库」的转换,纠结 All-in-one 的取舍,希望这些观点能给你一些灵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