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ypefully
@wanglei001
Log in
我的信息获取方案
Share
•
4 years ago
•
View on X
[Thread] 聊聊我目前在使用的工作流/信息获取的方案 自从
#简悦
2.2 发布后,简悦升级为一个真正意义的「思维工具」,因此认识了很多喜欢知识管理的朋友,其中不少新用户问我「你的工作流」是什么? 今天聊聊我的工作流,包括:信息获取 / 灵感收集 / 信息整理 / 项目输出 / 知识输出的流程。
[1] 整个工作流基本以简悦构建,核心流程包括: - 围绕简悦做深度阅读 → 打造信息整理渠道 - 围绕碎片化阅读或灵感收集 → 打造知识输出渠道
[2] 先说深度阅读 一般在 PC 端基本上都是通过简悦做深度阅读,而后: 1. 有需要反复理解的内容(标注)通过 简悦 / flomo /
Readwise.io
做回顾系统 2. 以技术(非教程)类文档为主的内容通过简悦 → PDF → Marginnote → Notion 这条线 3. 图文阅读类的话通过简悦 → Kindle
[2.1] 因为 2.2 增加了双向链接,所以原本记录在 Obsidian 的 literature notes 改为在简悦中整理,好处: 1. 节省了在双链笔记中使用复制/粘贴并标记出处的「麻烦」 2. 让双链笔记更纯粹使用 permanent notes 方式记录 下图就是使用在简悦实践 literature notes 而后生成的知识图谱。
[3] 再说碎片阅读(手机端) 我很少在手机做深度阅读,也从不认为手机适合,所以我在手机端都是属于碎片阅读。
[3.1] iOS 上使用 Reeder 作为唯一的信息获取源,大致流程: 1. 包含 URL 的内容通过简悦 API → 简悦做深度阅读 2. 突然而至的灵感 → flomo
[3.2] 晚上的时候会适度的用 Android Telegram 刷刷 Channel / 群,有认为有价值的内容 1. 包含URL → 简悦 API(SimpRead tg bot) → 简悦 2. 包含信息 → Telegram Saved Message
[4] 接着说灵感类收集(从 ZK 角度说属于 fleeting notes) 我每天都会有很多灵感,但大致可以分为两类: 1. 新灵感 → 从未开始的项目 2. 延伸灵感 → 已着手项目的一些新功能/思路等
[4.1] 前者现在使用 flomo,在之前使用锤子便签。 写完后每个新点子都配上固定的标签,然后设置回顾,到时候就会定时出现在微信中了,方便对这些新想法做取舍。
[4.2] 后者会按照 Typora / Taio → WorkFlowy → Trello 这条线,成为项目的一部分。 1. 通过 Typora / Taio 录入,毕竟基于本地文件系统,速度快。 2. 在 WorkFlowy 可以帮你更好的梳理功能 / 结构。 3. 进入 Trello 中,形成项目。 简悦目前的功能梳理就是通此流程完成的
workflowy.com/s/22/iDn82ReW7Neki2oW
[5] 信息筛选 在信息爆炸的当下对信息做有限过滤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,每个人对信息的理解不同导致没有太多的共通之处,但大致有以下的避雷方案: - 避免主动推送 - 避免智能筛选 - 避免过多接触 B 级玩家的信息
xiao.do/issues/039-b-651481
[6] 以上就是我利用这些工具打造自己的信息 / 项目 / 知识的流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