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開放 API 後,開始有許多工具都串起 API 。
我也自己嘗試了一下,雖然還是透過 Shortcuts 這種 no-code 工具,但是是我第一次串 API ,還是有種自己很棒的感覺。
可以看這篇介紹:
twitter.com/WuPingJu/status/1631307545141997569
在嘗試過程中,我也發現, ChatGPT API 目前最有幫助的地方:處理單次的特定需求。
5/n
我實測的結果、以及看了一些人分享的結果是,User 指令的重要性比 System 更高。
比方說我想要 ChatGPT 省話,所以在 System 設定「你是一個話不多的助手,若 user 沒有問你問題,你就不必回覆多餘內容」,結果沒用,他還是在我測試「我最喜歡的寶可夢是伊布」時,回傳我一堆關於伊布的資訊。
7/n
但相反地,我若在 User 的指示說:「以下對話,若我沒有詢問,你不必回覆多餘內容」,然後再接「我最喜歡的寶可夢是伊布」,他就會說「知道了,我會記得你最喜歡的寶可夢是伊布。」
所以 User 欄位的前綴詞設定(以及建立通用規則)會是專屬助手的關鍵。
8/n
Summarizer
他可以將我提供的文字,摘要成列點文字給我。
例如,下面這個截圖範例是請他摘要 Paul Graham 的 The need to read paulgraham.com/read.html 這篇文章,大概花了 10 秒左右就回傳列點摘要給我。
12/n
Challenger
他可以針對我提供的文字,盡量提出問題。
這個助手應該是六個助手裡面我個人最喜歡的一個,他的功能是質疑、挑戰我的論點。
舉例來說,我寫了一段「未來的世界裡面, AI 就像電力一樣,是每個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基礎設施」,接著,我就直接請挑戰者出動。
13/n
可以看到,由於我只給了一句斷言直述句,所以他的回覆也偏向泛泛之言,但已經很足夠。
假設我給了更完整的論述,他的表現會更好,例如,我繼續餵給他上面 Paul Graham 那篇 The need to read ,他提的問題就更不錯。
這個挑戰者助手不僅對於我的思考與寫作有幫助,也能讓我閱讀時更有收穫 。
14/n
Creator
可以針對我提供的主題,列點提出相關的子議題。
這個助手的功能是幫助我發想可能的相關議題,例如,我想寫一個「 AI 有助於我寫作電子報」的題目,請 Creator 協助我發想。
他給我的內容如圖,他可以在我只有初步想法時,快速丟更多想法給我,讓我去組織架構出合理的框架與內容細節
15/n
在製作這些助手的過程中,我持續在做的是這幾件事:
1. 我思考了我的需求,釐清有哪些是有機會透過 AI 幫忙、我也想要有 AI 幫忙的事情。
2. 我持續調整我的設定值,想辦法讓 AI 給出最符合我想法的回答方式與答案。
3. 我盡量拆解我的工作流程,讓他們成為足夠原子化的情境。
19/n
整個過程測試下來,我發現目前若要大量串接使用 API 協助我,prompts 的設定還是很重要,不僅可以更有效率得到自己想要的內容,也可以省下寶貴的 tokens 。
但更重要的還是釐清自己的需求是什麼,先有某個很想要解決或尋求幫助的任務,再來考慮如何請 AI 幫忙,就會更省力也更容易達成目標。
20/n